每年单位体检中,测血压是一项必做的基础检查。
就是这么一项普普通通的基础检查,常常引起热议。
今天有朋友前来有的客户在某个时间点,所测得的血压很高,但是后面血压就控制得比较好,这种情况该怎么评。
这个问题问得好,到底是以最高值来评呢?还是以日常血压来评呢?
在大多数人的想法应该是偏向日常血压控制值来评应该是正确的,最高值有太多因素造成了,而日常生活才能反映最真实的血压情况。
那核保员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在保险的健康告知中,高血压也是必问的一项。
许多百万医疗险中,高血压2级或以上是直接拒保的。
重疾险对于高血压的存在,也会根据不同年龄和具体血压的高低,通常采取加费承保或拒保的处理方式。
高血压是如何评级
说到高血压的评级,许多人都懂的高血压是按照具体数值进行分级的,具体详见下表:
那么问题来了,该以既往最高值来定级呢?还是以日常血压控制值来定级呢?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说,是按照既往最高值来定级。
而我们知道自己高血压既往最高值的由来往往出自于两个地点:医院和体检机构。
这两个地方需要重点提及,因为这两个地方测出的血压值往往会保存有记录,可作为承保和理赔的直接证据。
而像在家里面测得的血压值,由于是非专业人士测量,也没有正式的记录这里就不提了。
测得的血压可信吗?
面对自己既往的高血压数值,很多人都对此保持怀疑的态度。
都不认为自己的血压真的这么高。
那医生护士是怎么测量血压的?
具体操作细节不必过多提及,但操作里面有一规定很有必要说一下:
“重复测量2~3次,取其最低值作为测得的血压数值。”
所以在面对业务员滔滔不绝说客户在检查出最高血压值的时候有各种情况的时候,核保员往往会觉得:
这个既往最高血压值肯定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仅仅是测量血压当天的一个最低值或平均值!
所以业务员说得再多,解释得越多,核保员越是不信。
高血压怎么核保
医疗险的核保处理:
在许多医疗险中,对于2级或以上的高血压是直接拒保的。
对于仅为高血压1级,同时不伴有血糖异常、肥胖、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可以考虑除外高血压相关责任进行承保。
重疾险的核保处理:
重疾险的核保处理相对于医疗险略微宽松一些,除了看既往最高值之外,还需要借助日常血压控制情况来点评。
首先,会根据既往最高血压值来确定一个加费点数,具体加费情况可参考下表:
假如:
一个45岁男性,既往最高血压值/97mmHg,那可以从表中得出重疾险需要加费EM75点(加费22%左右)。
但该男性日常服药血压或其他方式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得很好,在~/80~90mmHg基本上属于较为正常的高血压。
那么重疾险可以在原加费EM75点基础上,酌情减少评点,如减少EM25点,降为EM50点(加费15%左右)。
如果还有其他如肥胖、血糖异常、靶器官损害等还需额外评点。
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买保险的时候不要讲太多的故事,实实在在争取把身体调养好,把血压控制好,才能为投保创造有利承保条件。
核保前后赞赏是鼓励,也是动力!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