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这样能够了解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幸患了高血压病的朋友一定要积极治疗,按照医生吩咐服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要依靠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但是患者除了要药物治疗外,还要经常检查自己的病情,这样有助于适当调整治疗方案。那哪些检查是高血压患者必须做的呢?
1、血常规
红细胞增多可导致高血压,此情况降低血压就可使之得到缓解。
对血压持续升高的病人来说,通过血常规检查,若是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高,血粘度增加,则应提示患者应重视防治,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2、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是发现肾脏病甚至其他疾病敏感、廉价而有实用的检查,尿蛋白还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提示是否是肾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血糖控制的基本情况,反映高血压肾脏损害的情况。
3、尿微量白蛋白
微量白蛋白尿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高血压病患者只要达到一定的高血压负荷就会发生肾脏损害,出现微量蛋白尿,随后发生大量蛋白尿和肾脏衰竭。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不仅仅代表肾功能损害,同样也代表全身其它动脉的损害,代表着全身动脉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的可能性增加。
4、肾功
了解有无合并肾脏病变。
5、血糖
糖尿病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压的高低情况会影响到血液状况,比如说血糖升高,血液的粘稠度增加。
定期检测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对血糖持续升高者,就应考虑有并发糖尿病的可能。
合并糖尿病时应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并且应该首先选择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物。
6、血脂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
血脂检测结果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服用他汀。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不同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想水平是不一样的。
如果只患有高血压,不伴有其他疾病,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3.4mmHg以下即可;如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则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这样的患者多需要接受他汀治疗。
7、电解质:
高血压常伴低钾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Liddle综合征等)。
8、高血压五项
内分泌系统在高血压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对高血压进行病因诊断时,其影响不容忽视。参与人体血压调控的两大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在以上两大系统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ACTH、糖皮质激素(皮质醇)是参与调控高血压的关键激素,被俗称为高血压五项。
根据RAAS系统的变化情况,将高血压分为正常肾素性高血压、高肾素性高血压、低肾素性高血压。
9、血、尿儿茶酚胺检测
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增高:嗜络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心肌梗塞、原发性高血压等。
降低:艾迪生病,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失常。
10、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
按照目前常规治疗方式,医生只能根据经验用药,有可能会导致很多的患者用药无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而通过基因检测,能提前判断患者不同的基因型,并结合患者临床信息,指导医生为每个患者制定出最适宜的用药治疗方案,缩短试药、调药时间,避免患者"以身试药"。
用药前进行基因检测,已成为临床医生制定药物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更好的帮助高血压患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有效的避免盲目使用降压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以医院检验科都可检测。
若有疑问请-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仅是科普性文章,仅供学习和交流,具体治疗方案以医嘱为准。
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我们和世界一直都爱着你。
为了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如果您有任何好的建议,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