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统计,中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高达2.7亿,换句话说,基本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从这些数据来看确实挺吓人的,但实际上,高血压并非绝症,它其实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
这里所说的慢性病,指的是一类病程漫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疾病,此类疾病不仅难以治愈,时间久了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它会不断地给患者造成各种各样的不适,从而使其生活质量日趋低下,久而久之,患者的预期寿命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
不过,在合理的干预及规范的治疗下,慢性病也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比如题中所涉及的高血压,其患者大都可以通过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等措施将血压稳定在达标范围以内,以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以便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确实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也基本上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寿命自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但如果血压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早期或许并不会出现异常,但久而久之,患者全身的细小动脉都会发生硬化,中等及大动脉也会因为渐渐出现的内膜脂质沉积而慢慢形成粥样硬化板斑块和血栓,以至于各种并发症逐一出现,比如冠心病、脑卒中及肾脏损害等等;
而且,高血压发病较隐匿,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确诊高血压时就已经出现了一种或几种并发症,所以,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需要更加严格规范,只有尽可能的控制血压达标,才能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破坏,从而降低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几率及患病后期的死亡风险,以达到延长患者预期寿命的目的。
很多患者只注意了血压的控制,而并不怎么在意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但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真正造成患者死亡的因素更多是源于并发症的危害,比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脏衰竭等症,这些并发症在严重时可使患者短期内死亡,而更严重的,比如主动脉夹层,甚至可以瞬间致人死亡,等等;所以,血压的正常稳定很重要,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更重要,作为一名高血压患者,平日里除了要时常监测血压的波动情况,还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