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是心血管病(CV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据CHC(中国心脏大会)上公布的“中国50万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整体上,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23%,知晓率42.7%、治疗率38.3%、控制率14.5%、及治疗控制率38.0%。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24.3%vs21.6%)。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
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脑卒中,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我国为脑卒中高发区,71%的脑卒中和54%的心梗与高血压有关。原因在于我国血压达标率低,部分医生认为降压目标即是/90mmHg,当血压降至/90mmHg时,不再进行降压。年国家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治疗目标应小于/90mmHg(部分患者血压应降到/80mmHg上下),这样即使出现波动也能维持血压在/90mmHg以下。
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男性、年龄、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低、吸烟和饮酒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我国高血压患者目前约有2.9~3亿,成年人中1/3患有高血压。目前高血压的本质被逐渐认识,过去30年的大量临床研究也证明有效降压才是心血管获益的根本所在。因此高血压的防治要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健康的行为管理有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的预防建议:多饮食蔬菜水果、多纤维的全谷物、低油脂、少调味品,减少钠盐的摄入(建议每日摄盐量应小于6g),限制饮酒,进行体育锻炼,建议将BMI(用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控制在25kg/m2,保持心理健康等预防高血压。
在药物治疗原则方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推荐从常规剂量起始(老年患者从小剂量起始),不达标者应加至足量;同时,强调合理联合用药,即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进行联合处方或是应用复方制剂;其次,推荐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实现每天仅需口服一次可实现维持24小时的平稳药效;另外,强调降压药物治疗坚持个体化。
本文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