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发病原因 > 发病原因 > 专家观点巫少荣微小RNA在高血压发病

专家观点巫少荣微小RNA在高血压发病

发布时间:2017-12-2 14:47:49   点击数:

医院巫少荣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长度为17~25个核苷酸,由具70~90nt的发夹结构单链RNA前体经Dicer酶加工后生成。

通过识别靶向mRNA的3’非翻译区调节转录后基因沉默,可促进mRNA降解或抑制其转录以发挥在蛋白水平的调节功能,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高血压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主要认为与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的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等因素有关,而miRNA也已在众多研究中显示与细胞增殖、凋亡、代谢、分化和形态学有关,人体内表达的miRNA可通过影响上述机制参与高血压的发生,该文详细描述了miRNA在上述领域目前相关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及进展,并总结了现有数据,为高血压诊断及治疗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高血压相关RNA的研究仍是一门新的研究领域。miRNA可作为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一种辅助指标,一旦其与疾病间的相关性确定,就可能成为诊断该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对预测疾病发生风险及早期干预有重要价值。

miRNA在疾病中的表达异常可被相应的反义寡核苷酸纠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为高血压病在发病机制学角度进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目前miRNA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有良好效果,相信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里也将会取得良好疗效。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miRNA有可能成为高血压病是否发生、是否顽固性持续的预测指标。miRNA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及作为临床诊疗方法的应用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尚需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miRNA为目前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领域,其在细胞增殖、凋亡、代谢、分化上都有相关研究证实其调控能力。

该研究在miRNA对于高血压的诱发假说上,统计并分析了大量的数据,从而为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简单介绍了miRNA在临床上的临床上应用于预测和治疗高血压病的价值,目前仍需大量基础研究以进一步确定miRNA对于RAS的作用机制。

如需阅读全文或本杂志的读者,点击上方的聚焦高血压或长按识别下方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uimenye.com/fbyy/127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