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大家都太熟悉的一个名词了,身边的很多人都有,甚至家人也有。很多人发现血压升高,就一味的服用降压药,认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下来了,身体就健康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可就犯了大错误。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观点:无法治愈,需终身服用降压药。
大家想一下,我们治疗的目的是为了使身体向健康方向好转,服药是讲究疗程的,一种药物在服用了一个或几个疗程之后,如果药物对症的话,那么疾病也应该好转很多或痊愈,这时停药身体也能自行恢复,疾病一般不会复发。
可是降压药必须终身服用,药物一停下来,血压马上升上来或者升的更高,这就说明这种药物对高血压没有从根本上治疗好,只是长期靠药物的作用来维持,控制指标。
那么中医如何看待高血压呢?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症,是西医自从发明了血压计之后定的病名。
传统中医没有高血压这个病名,比较接近的叫眩晕症、脑充血。
其实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表现。
真正的治疗是要解决导致这个症状产生的原因,也就是病根。
我国卫生组织最新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有2亿左右的人群患高血压。相当于每7个中国人当中有1个高血压患者。我国卫生部从年起,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就是为了引起全民对于高血压病的重视,提高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意识。
什么是高血压?
1、概念:
血压: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高血压: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单位面积的侧压力大于/90mmhg
2、高血压的正常范围值:
上压(收缩压):90—mmhg
下压(舒张压):60—90mmhg
正常脉压差范围:30~50mmhg,当压差30时,可能提示血管弹性差,心脏功能不太好,当高于50时,血管可能动脉硬化严重。
3、高血压的种类:
按现代医学分类,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找不出其他原因,遗传等;
继发性:因为其他疾病引发导致。
A、原发性高血压:指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的高血压(占到95%)
原发性高血压的形成原因可能与(a.肥胖,b.动脉硬化,高血粘c.遗传,d.饮食等)有关。
B、继发性高血压:指有明确发病原因可循的高血压。
可能是由于某种病症,如感冒引起的血压高,如肾病、孕妇也会有。但是这个血压过高很容易治疗,不需要专门吃降血压的药,只要其病情好了,血压也就自然正常了
/70(脉压差大了)/85(高压高了)/90(临界高血压)
/80(正常血压)/(低压高了)90/60(临界低血压)
5、高血压的危害
A、脑:轻微的→头痛、头晕、耳鸣、健忘;严重的→脑中风、脑溢血。
B、心脏:前期→胸闷、气短、心慌、心肌肥厚→左心房衰竭;严重的→心率不齐、心绞痛→心梗。
C、肾脏:高血压吃药引起肾功能下降→肾萎缩→严重导致肾衰、尿毒症(称不死的癌症,治疗方法有血透或换肾)
D、眼睛:视力模糊导致失明。
血压升高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是人体全身或某些部位需要大量氧气和养份供给时,而正常的血液流速不能完成,这时大脑才发出命令,促使心脏泵血加快,射血增多,此时人体内的血压就会逐渐升高,血流速加快,氧气和养份快速送达到身体最需要的地方,把身体产生的垃圾也快速的代谢排出。(例如我们在做运动的时候,神经高度紧张的时候,大脑连续思考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大量的血液来供给养份,这时血压自然就升高,所以说血压升高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生理现象。)人体在放松或睡眠时无需过多的养份供应,血压就自然略低一些。
脑溢血是怎么回事?
在临床上,老年性高血压一般是由于动脉壁堆积了较厚的杂质,使管腔变窄,血液无法在正常压力下完成足够的输送量,致使人体的某些组织和器官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养份供应,这时大脑的指令会使大动脉血管收缩,全身血压升高,血流加快。但是如果血压升的很高,周围的小动脉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就会破裂,这就是脑出血形成的原因。
降压药的作用原理:
现在市场所售的降压药品种很多,但多属于扩张血管类的降压剂,它们使血管被动的扩张,官腔内径变粗,从而使血液在常压下能维持足够的流注量,这些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用,药力消失,血管又恢复到自然状态,管腔变窄,血流受限,血压又升高,这就是降压药反弹的原因。(还有一种是利尿剂,通过抽离一部分血液中的水份化作尿液排出,从而减轻血液循环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这种药物会增加血液的浓稠的,加重肾脏的负担。)
真正治疗高血压的根本就是能使血管保持畅通,清除血管壁的杂质,恢复变窄的血管内径,让血液轻松无阻的流过去,满足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这样血压永远也不会升高。
如果一味的服用血管扩张剂,而不去处理血管壁上的杂质任由其堆积,那么管内的杂质就会越来越厚,血管内径不断的变小,最后的结果是不断的增加扩张血管剂(降压药)的服用量,也就是说降压药越吃越多,否则血压控制不住。可是血管的扩张是有限度的,当血管扩张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扩张,否则血管就会彻底失去弹性了,所以有许多人长期服用降压药而而最后还是突发脑中风或心肌梗塞。
血管内壁的杂质来源于血液中的各种多余物质,还包括人体暂时不需要的物质(包括过多的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物质),它们不能被身体及时利用或排出。
如果这些物质不能被及时排出体外,那么高血压就永远不愈。很多的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每年都输液,吃活血药,但都只是维持一阵子,不久就很快复发,这就是因为体内的垃圾没有及时被排出去,药力过后它们又会聚集在一体,再次引发高血压。
高血压症按中医可分为两大类:血瘀和血亏。
1、血瘀。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气息和通畅的经络,五脏六腑运转正常,那么血压就不会升高。其实血压升高是一种自身的生理调节现象,只有前方气血瘀阻了后方的气血过不去了,机体才会升高血压,目的是让气血通过去。只有加大压力,血液才能通过阻力,把营养物质运送过来。像一些血粘度较高,动脉硬化较重、身体较肥胖的。
血压高一般是由于血瘀阻力大而引发的,如果能及时降血脂血粘度、除湿去瘀、病人的血压下降就会比较快。总之要找到是什么原因引发的瘀阻,把病因找到对症治疗就可以了。
我:
2、血亏。一个人的经络通畅,但是病人气血很亏,不能充盈脉道,那么气血也不能运行,这种情况下机体自我的生理调理就是收缩血管,那么血液充盈脉道,气血越是亏,则收缩越是有力,血压升高,只有压力大了才能让气血运行平稳畅通。这种由于血亏引起的血压高必须大补气血。临床上常见一些人身体瘦弱、精神疲倦、面色苍白的血压高患者都是这一类型的病因!
当然临床上高血压病并非简单的分为血瘀和血亏。有许多是瘀和虚同时存在而致病的。另外寒、热、燥、湿等邪气都可能夹杂在病因之中。
所以在临床上要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辩证分型。
中医针对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中药内服、药膳调理、穴位外治等等。但必须建立在准确辩证诊断的基础上,不能单凭西医诊断的“高血压”这一病名而孟浪行事。
1、血瘀型:活血化瘀,化痰除湿(降脂通脉,软化血管)
2、血亏型:益气养阴,健脾补血,滋肝补肾
中药治疗:
针对血淤型,可用活血化瘀,化痰除湿的中药,例如田三七、丹参、泽泻、山楂、生水蛭,如果伴有寒、湿之邪,还有兼顾驱寒、除湿等。
针对血亏型,可以用补气生血的药材,例如:黄芪、当归、阿胶、桑葚、熟地等,如伴有肝、脾、肾的亏虚,还需要结合平肝柔肝、健脾养胃,补肾填精等,考虑服用白芍、牛膝、茯苓、龟甲等。
药膳调理跟中药内服的原理是一致的,所谓“药食同源”是也!
经络穴位的外治,可以包括针灸、推拿、中药贴敷、艾灸等。
利用鑫玺的健康产品可以很好的辅助治疗各型高血压症。
具体方法:
1、血瘀型:鑫玺神灸处理:大椎、肺俞、肝俞、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丰隆、承山、丘墟、太冲、公孙。鑫玺足贴处理:足底+承山、丰隆、阴陵泉、神阙
2、血亏型:鑫玺神灸处理: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中脘、气海、内关、足三里、阴陵泉、太冲。鑫玺足贴处理:足底+中脘、脾俞、肾俞、大椎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