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发病原因 > 发病原因 > 高血压诊断中应该写明危险分层吗高危很

高血压诊断中应该写明危险分层吗高危很

发布时间:2020-8-9 16:24:23   点击数:
不良生活习惯小心影响大脑健康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4743.html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探讨

无论是门诊患者或住院患者,确立高血压诊断后均应对其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危险分层的依据是患者血压升高的程度以及所并存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数量、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如冠心病、卒中、糖尿病等)。进行危险分层的目的在于评估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降压强度以及个体化的降压治疗方案。我国现行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将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共4个等级。不同危险分层的处理方案如下:

1

很高危病人: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2

高危病人: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3

中危病人:先对患者的血压及其它危险因素进行为期数周的观察,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然后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4

低危病人:对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反复测量血压,尽可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然后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因此,危险分层是医生制定治疗决策的依据,患者既无必要、也很难准确理解危险分层的含义。

在门诊病历中,若在高血压诊断中注明危险分层,患者将会直接看到;在住院病历中,若住院志的诊断注明了危险分层,出院诊断中也将包含此内容,同样会被患者看到。对于缺乏医学背景知识的患者而言,多数难以正确理解危险分层的真实含义。例如,若为一患者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级(低危)”,很容易被其误认为是该病没有什么危险性,这可能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为另一患者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级(高危)”,则有可能被误认为是“病危”或“病情非常严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基于上述原因,不宜在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的高血压诊断后注明危险分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对此,我国高血压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危险分层主要用于判断患者预后或为治疗决策提供参考。门诊病历一般不主张将危险分层(如高危)写在高血

压诊断中。住院病历,是否将危险分层(如很高危,高危)写在高血压诊断中尚无明确规定。倾向于不推荐将危险分层写在住院病历的诊断中,但可在病例分析中对危险度予以叙述。”

由此可见,在临床工作中无需在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的高血压诊断后常规注明危险分层。

郭艺芳,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等职。

郭艺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uimenye.com/fbyy/560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