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发病原因 > 发病原因 > 和老公正在ldquo剧烈运动rdq

和老公正在ldquo剧烈运动rdq

发布时间:2021-7-27 12:43:57   点击数:

每日邮报曾经报道过一则乐极生“悲“的案例——

故事的开始,当然是成年人之间不可描述的事情。

然而,没过多久,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

正当伴侣“卖力讨好”她的时候,女主角突然身体僵硬,伴随意识丧失......

伴侣见状,惊慌失措,赶紧叫了救护车。

医院的时候,女主角意识已经恢复,而且自诉感到恶心但没有呕吐……

接诊的医生也慌了,这是啥状况?

有人认为是癫痫发作,但最后CT显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实就是中风啦)只是出血点比较小。

医院治疗了两周,顺利出院。

啥?“嘿咻嘿咻”的时候会中风?今天护妈就来好好唠唠~

为啥“嘿咻嘿咻”会中风?

别以为中风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中了招!且多由心源性疾病导致的。

年轻人应注意体检,平时有抽烟,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病史的人,一定要做一个全面的脑血管评估。

而啪啪啪的时候可能是过程太过激烈,令血栓脱落,同时有憋气行为,引发胸腔压力升高,以前隐源性的心脏病会凸显出来,为血栓提供通道。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一场中风就此发生。

中风急救有3小时的黄金时间,并且越早救治越好,所以早期识别尤为重要,5分钟内准确辨别,记住“中风”口诀,关键时刻能救命:

“1”是指看1张脸,是否突然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面瘫不对称症状;

“2”是指查2只胳膊,是否存在肢体麻木,平行举起存在单侧无力情况;

“0”是指聆听语言,是否说话困难、含糊或不能语言。

如果有上述突发症状,就要警觉中风可能,及时拨打急救!

这几种信号,要及早就医!

中风多半是拖出来的,在发生中风之前,许多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症状:

1、手指

很多人都会有手指发麻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常见,但是,若是突然手指发麻,还伴有合不拢的情况,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征兆。

2、舌根

出现脑动脉供血不足时,就会感觉舌根发硬,说话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现语言障碍,并且还会表现为喝水容易呛水、吃饭容易呛着、易咬到舌头等等,这时,一定要谨慎,医院检查。

3、面部

由于脑中风是发生在脑血管处的病变,所以,当病变累及到了神经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面瘫等症状,这时就会表现出睡觉单侧流口水,吹不成口哨等表现。

甚至还会有短暂性黑蒙,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可恢复,有的人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意识障碍等等。

4、下肢

双腿或单腿软弱无力,即使在平地也会摔跤。因为不论在大脑的哪个半球出现病变,都会导致病变对侧偏瘫,其程度可有轻有重。

这时,肢体感觉就会出现异常,如腿脚不灵活、无力,这时要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信号。

中风的“幕后黑手”

1、懒

现代人偏懒,经常懒得运动以及懒得喝水,这都是导致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懒得运动不仅会使血液循环减慢,还容易导致大脑、心脏的供血,增加血液粘稠度,易产生血栓。

懒得喝水,会加速血粘稠,产生血栓。

2、贪

这里指的是贪吃。现代人偏爱一些重口味食物,如油炸、腌制类,这些食物会升高血压,增加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的概率。

3、熬

不光是肉体煎熬,精神煎熬也同样会导致脑卒中,情绪过于激动或者压抑,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剧烈收缩,加速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中风,牢记5个“一点”

中风的预防要从远离危险因素开始,做到这5个“一点”,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01

吃得淡一点

慢性疾病是中风发作的隐患,不健康的饮食是导致慢性疾病的直接原因。国家卫健委启动了“三减三健”的专项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从减盐、减油、减糖开始。

02

走得多一点

健康快走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项目。通过运动干预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起到减少体内脂肪,还能降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作用。

03

睡得早一点

研究发现,每晚睡七八个小时可使中风危险降低25%。坚持早睡早起,对预防中风的益处非常大。

04

体重轻一点

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每下降1kg,血压就会下降1mmHg。通过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肉类、主食的分量,适当增加运动,都可以对减轻体重有帮助。

在测量准确的前提下,你的BMI如果超过24就是超重,超过28就是肥胖!

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而BMI每增加2,那你得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就会增高!

05

心情好一点

人的情绪与血压息息相关,当生气时,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控制血压,稳定情绪是关键。

最后护妈提醒一下,在“嘿咻嘿咻”这件事情上年龄大的就稍歇歇,毕竟身体老一点,容易崩盘,还是命要紧。

1、股动脉穿刺采血至假性动脉瘤!掌握这几点,股动脉穿刺不再难~2、患者晕针,此时静脉采血该怎么抽?掌握这几招,轻松应对~3、静脉留置针封管后患者却要求拔除,原因竟然是……4、休克抢救,外周静脉扎不上怎么办?学会这招,轻松应对~

火热开启!

??现在加入就可第一时间获得有关年护考的最新消息!

??群内还将不定期发放各类护考资料、习题、讲义等,小护会陪伴大家一起冲刺备战!

入群方式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uimenye.com/fbyy/753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