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导致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临床研究发现,心理健康不仅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
老年患者在知道患上高血压之后都会有紧张、害怕、恐惧等心理,时常担心自己会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如果患者用药后,降压疗效不如预期,患者还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
而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非常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影响治疗效果,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患者会逐渐对治疗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不良后果。因此,重视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对疾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高血压病患者的情绪变化,常常导致血压不同程度的波动。保持良好的情绪,能使血压稳定,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恢复。下面来介绍五种帮助高血压病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
11.听音乐
在精神疲惫或紧张时,听听音乐有助于松弛紧张的神经,是一种常用的休息方法。
2.做一些业余的手工操作
如缝纫、编织、雕刻等,可以使脑力有个歇息的机会。
3.练字、绘画
可使情绪稳定,精神完全进入一个宁静的境界。
4.种植花草
寄情于红花绿叶之间,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使人精神舒畅。
5.外出旅游
当心情不佳、紧张焦虑时,改换一下环境,去郊外、公园、河边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景,可将注意力转移,达到精神松弛的目的。
END精彩往期
社交恐惧症躁郁症都有哪些症状?心理早衰应该如何预防?忧郁情绪和抑郁症有何区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