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协和行动”,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医院以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向祖国生日献礼!
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倡导下,医院心内科于9月24日起,举行“心血管疾病大型科普宣传月”活动。今天,心内科高鹏副主任医师将为您详解房颤与卒中——
专家介绍:高鹏
高鹏,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起搏与电生理专业。擅长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导管治疗及慢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器械植入治疗。
认识房颤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健康人群应该为窦性心律,表现为心房协调、规律的收缩和舒张。而房颤是心房各部位呈现出的快而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心跳不规律和持续性颤动,简而言之,就是“心脏乱跳”。房颤主要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长程持续性房颤三类。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在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一生中会患上房颤。
判断房颤
房颤发作时,电信号以急速、无序的形式传送,令心房颤动;混乱的电信号令心室不能和心房协调跳动,导致血液无法正常从心房挤入心室;久而久之,血流因此变得缓慢,增加了血流凝固成血栓的机会;栓子脱落后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当栓子阻塞脑血管时会致使缺血性卒中发生,也有可能栓塞任何外周血管引致不同症状。房颤发作时会产生心悸、气促、头晕、胸闷、冒冷汗和虚弱疲乏等症状,但是部分患者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导致疾病漏诊、不断恶化发展的原因。
房颤发生的原因
岁月催人老,年龄增长是房颤的重要推手之一;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瓣膜病和心脏手术等也是房颤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不充分时也会增加房颤风险;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会增加3倍房颤风险;低氧血症相关情况,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睡眠呼吸暂停是房颤危险因素;过量饮酒、房颤家族史亦然。
房颤与卒中的关联
从发病机理来看,房颤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约15%的卒中可归因于房颤。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较无房颤者增加近5倍,且房颤相关性卒中的死亡率是无房颤卒中的2倍,致残率比无房颤卒中高50%。
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伴随危险因素
得了房颤,一定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