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来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我国老年人的比例仍然不断增加,据统计至年末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为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其中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达49%,老年人高血压群体庞大,而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更大。
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规范服用降压药仍然血压控制不佳,这其实还存在药物治疗以外的问题,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从生活中进行自我管理,使血压得到更好控制?以下7点建议值得老年高血压朋友收藏转发,没有高血压的老年朋友不妨也参考来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健康饮食
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可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摄入盐量应<6g(约1啤酒瓶瓶盖的量),鼓励摄入多种新鲜蔬菜、水果、鱼类、豆制品、粗粮、脱脂奶、富含较多钾、钙、膳食纤维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规律运动
适当的有氧运动可帮助有效降低血压。建议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规律运动,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不低于30分钟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和游泳等,但不建议剧烈运动。
3、戒烟限酒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吸烟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低于不吸烟者。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老年人应限制酒精摄入,白酒、葡萄酒或啤酒每天的饮用量应分别少于50ml、ml、ml。
4、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适当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活动量。维持理想的体重(体重指数在20.0~23.9kg/m2)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但应注意避免过快、过度减重。
5、改善睡眠
充足睡眠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可缓解精神压力,利于身心健康,同时保持乐观性格,纠正不良情绪,对控制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6、注意保暖
血压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对血压的调控能力差,所以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故建议老年人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适量添减衣物,从而避免血压大幅波动。
7、家庭血压监测
家庭血压监测可用于评估一段时间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同时应每年至少校准1次。由于家医院诊室血压值,所以血压一般控制在≤/85mmHg(对应于诊室血压的≤/90mmHg)。
监测频率为初始治疗阶段、血压不稳定者或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建议每日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7天。血压控制平稳的,可每周只测1天血压。长期药物治疗的,建议监测服药前血压的血压状态,以评估药物的疗效。
当然,药师特别提醒,以上几点都是在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同时进行的,并不能完全取代降压药物。坚持做到以上几点,可将心脑血管疾患的风险降到最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医院方健
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部蔡伟明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END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