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北美和欧洲进行的试验尚不能阐明细颗粒物(PM2.5)长期暴露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这种关系也较少在发展中国家进行量化。近日,发表于Hypertension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试验,在我国探究了PM2.5与高血压事件之间的关系。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试验设计
研究纳入了例China-PAR项目(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项目)中,≥18岁的无高血压参与者。在基线时,年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50岁,39%为男性,23.6%现在吸烟,25.9%超重或肥胖。
-年,研究中利用基于卫星的时空模型获取了参与者居住地的PM2.5数据,如图1。采用校正潜在因素的分层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了高血压事件的风险比(HR)和95%可置信区间(95%CI)。
图1-年中国PM2.5的平均浓度
PM2.5浓度与高血压风险显著相关
研究显示,-年,参与者居住地的PM2.5平均浓度为77.7μg/m3(37.0-.1μg/m3)。在人-年的随访中,共发生了例高血压事件。PM2.5暴露与高血压发病率相关的原始和多变量校正的HR和95%CI,如表1。与PM2.5最低四分位暴露者相比,PM2.5最高四分位暴露者的高血压风险增加(HR=1.77;95%CI:1.56-2.00)。与PM2.5暴露水平较低者相比,PM2.5暴露水平最高者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及糖尿病发病率更高。
表1PM2.5与高血压发病率间的相关性
在简略模型中,高PM2.5暴露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p0.)。多因素校正后,结果仍相似。在完全校正的模型中,PM2.5高浓度暴露第二、第三和第四分位者,高血压发病率的HR(95%CI)分别为1.27(1.17–1.39)、1.44(1.30–1.58)和1.77(1.56–2.00)。
试验表明,PM2.5每增加10μg/m3,高血压发病率增加11%(多变量校正后HR=1.11;95%CI:1.05–1.17)。年轻人较老年人更易受PM2.5的影响。
与体重过轻者相比,正常体重和超重者暴露于PM2.5时,和高血压的相关性更强,但尚无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P=0.)。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将超重定义为体质指数≥24.0kg/m2时,超重个体暴露与PM2.5时,对高血压的影响更大(HR=1.09;95%CI:1.02–1.17)。
此外,为了评估结果的稳健性,试验中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显示,在保留基线时或年前有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后,PM2.5暴露对高血压事件影响的预测值无显著变化。
本项队列研究是首个来自中国的相关试验。研究证实,长期高浓度PM2.5暴露与高血压事件独立相关。因此,严格地PM2.5控制策略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轻中国的高血压病负担。
医脉通编译自:KeyongHuang,XueliYang,FengchaoLiang,etal.Long-TermExposuretoFineParticulateMatterandHypertensionIncidenceinChina:TheChina-PARCohort.Hypertension.;7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