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了,它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良好地控制血压,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病人对待高血压治疗,尚有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所以今天就让我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聊聊控制高血压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
多次测量血压值不同说明血压计不准
其实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当这个压力过大就称之为高血压。既然血压是指血液对于血管壁的冲击力,那么血压存在波动性也是必然的。
误区二
没有症状就不吃药
其实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都是没有明显症状的,还有一些患者认为头晕吃药,头不晕就不吃药,这也是错误的,因为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规律服药,不能仅仅“跟着感觉走”。
误区三
服药会影响肝肾功能
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且虽然绝大部分降压药都是经肝肾排泄的,但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有损害。况且相对于高血压致残或者致死的严重后果,服药一定是好处多于坏处的。
误区四
相信灵丹妙药能够根治高血压
绝大多数的原发性高血压,一经确诊就要进行终身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但是某些广告却号称他们生产的高科技仪器和保健类食品可以根治高血压。其实这些都是虚假宣传,请大家不要相信。目前,全世界上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
误区五
太早用药以后会无效
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因为当血压升高后,心、脑、肾等器官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所以越早用药控制血压,就可以使靶器官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误区六
长期用药可致耐药
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物,不规范使用可致耐药性。有些病人开始服用降压药有效,过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多数是由于病情进展或者其他情况,此时可以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误区七
去医院复查前停用降压药
很多病人认为停用降压药后的血压更为准确,其实对于医生来说降压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医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