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发病原因 > 原因办法 >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些什么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2-7-7 15:31:24   点击数:

想要知道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什么,首先应该清楚的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以及怎么评定你是高血压,这样才方便根据你的情况作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记得年我过年回家,因为不小心食物过敏,去家乡的门诊部就医,在我就诊的那段时间,一共陆陆续续进来了六七个人,有5个人都是因为高血压,有进来说自己的头晕的,也有测血压是否稳定的,可想而知,高血压这个疾病在目前是有多广泛。

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答:

一、高血压的分型

二、高血压的病因

三、生活方式管理

一、高血压的分型

由此可见,当收缩压≥和/或舒张压≥90的时候,就算是高血压了;但是我们应该在正常高值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在80-89的时候就警惕起来。

二、高血压的病因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

1、高钠、低钾膳食

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为10.5g,依旧比膳食盐的推荐摄入量高75%,并且中国人普遍对盐比较敏感。

2、超重和肥胖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体质指数BMI的增加,超重组和肥胖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1.16-1.28倍,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关联性最显著。

尤其是内脏型肥胖,也就是腹型肥胖,因此要注意:男性腰围不要高于90cm,女性不要高于85cm。

3、过量饮酒

限制饮酒与血压下降显著相关。

男性酒精摄入g数

女性酒精摄入g数

危险饮酒

41-60g

21-40g

有害饮酒

≥60g

≥40g

4、长期精神压力

精神紧张会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

5、其他危险因素

除此以外,发生高血压的因素还有: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生理病理因素:

1、遗传,高血压有家族聚集性,估计遗传因素对血压的变异影响占30%-50%;

2、心输出量;

3、钠摄入量及水钠潴留;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5、交感神经系统;

6、动脉血管重构。

三、生活方式管理

1、减少钠盐的摄入,增加钾的摄入;

减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减少盐的摄入,例如买个限盐勺;

②可以用酱油代替部分的盐,减少味精的使用;

③避免或减少含钠盐量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各类炒货和腌制品;

④尽量在出锅前再加入食盐。

增加钾的摄入:

①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比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

②肾功能良好者可尝试低钠富钾代替盐。

2、合理膳食,DASH饮食是个不错的饮食方式,值得借鉴;

·谷类和根茎类: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成年人每天摄入~克为宜。在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注意食物粗细搭配。

·蔬菜和水果:推荐蔬菜摄入量为~克,建议摄入各种颜色的蔬菜、叶类蔬菜;水果摄入量为~克。

·动物性食物:一天的瘦肉摄入量控制在克,一顿不超过85克。

·奶类、大豆和坚果类:推荐成人每天应摄入相当于克鲜奶的奶类及奶制品,

推荐选择低脂牛乳、脱脂牛乳、酸奶、低脂奶酪、豆腐、豆腐皮、豆腐干,大豆和坚果制品每天摄入25~35克。

·烹调油和盐: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一部分来自深海鱼类,其他来自橄榄油、茶籽油、核桃油、亚麻籽油等食用油。

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5克。少摄入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中,尤其以畜肉含量最为丰富。

·高钾食物:钾为细胞内含量最高的矿物质,它可以拮抗钠离子。这种离子有改变对盐敏感的作用,在蔬果、奶类中含量丰富。

3、控制体重;

将BMI控制在18.5-23.9kg/㎡,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限制饮酒。高血压患者最好不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要超过25g,女性不要超过15g。比如5°的啤酒,男性一天不要超过g,女性不要超过g。

5、增加运动。有列队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定期锻炼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

因此除了日常活动以外,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4-7天,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当然也应该进行部分抗阻训练进行补充。怎么判断中等强度呢?当你的心率达到(-年龄)*(60%-70%)即可。另外要注意:高危患者运动前应该进行专业的评估。

6、减轻精神压力、有良好的睡眠。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学会给自己减压,并保持良好的睡眠,不熬夜。

7、戒烟。

当然,除了以上生活方式,定期检查、合理用药等都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当然,除了以上生活方式,每天测量血压、定期体检、合理用药等都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写在最后:得了高血压,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药物或者生活方式,而是并驾齐驱,祝你好运。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2、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年版)

营养师赵培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uimenye.com/yybf/866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