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mmHg,这个血压如何?很多朋友肯定会觉得血压很好。但是,你错了,这个血压已经高了!
按照我国标准,正常血压为</80mmHg。收缩压(高压)~mmHg,或舒张压(低压)80~89mmHg就归类为正常高值,其含义等同于高血压前期。这就是说,虽然血压尚未达到/90mmHg这个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但是只要超过/80mmHg就算血压偏高了。
一般而言,在50岁以上,收缩压的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更能预测心血管疾病、与中风的可能性。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将正常血压定义为/70mmHg,若血压超过/80mmHg则是高血压,而且血压越高,血管破裂的机会越大。
血压偏高有什么危害?首先,如果不加干预,正常高值的血压可以逐渐升高,很多人会在3~5年内发展成为高血压;其次,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损害之间呈现出连续性递增的关系。即便血压在/90mmHg以下,同样遵循血压越高、心脑肾损害风险越大的规律。所以说设法维持自己的血压在/80mmHg以下可以为心脑肾健康提供基本保障。所以说,不要以为自己不是高血压就不重视血压,只要血压偏高就有害了!高血压定义为非同日多次重复测量后,以下三种(测量方法)均可诊断高血压,推荐24h动态血压监测。1.诊室收缩压≥mmHg和/或诊室舒张压≥90mmHg。2.家庭自测血压监测,血压平均值≥/85mmHg。3.24h动态血压监测,24h动态血压≥/80mmHg,日间动态血压≥/85mmHg且夜间动态血压≥/70mmHg。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是哪些?
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过度摄入钠盐,高度紧张,A型性格,有肾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等慢性疾病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
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的临床综合征,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少数高血压患者可能有头晕、乏力或流鼻血的表现。最终出现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外周血管闭塞、动脉夹层破裂危及生命。有些人收缩压达到mmHg或以上,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此时心脑肾血管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年轻人患高血压的终生心血管病风险明显较高
近期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发病越早,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风险越高。与老年才发生的高血压患者相比,有高血压的年轻人的终生心血管病风险明显较高。而且,对于中青年人群来说,血压只要超过理想水平(/80mmHg),以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会增高。
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再次证实,45岁以下的成年人即便血压还处于正常范围,只要超过理想水平,心血管风险就明显增加。随着血压升高,心血管风险越来越高。
近期发表的一些研究提示,与老年时期出现的高血压相比,中年时期出现的高血压患者未来痴呆风险更高。
以色列研究:JAMA健康青少年中高血压与未来终末期肾脏病(ERSD)显著相关。
所以青少年高血压早期控制显得更为重要!而不是“这么年轻还吃药”的错误观念。
降压治疗越早越好!
定期测量是早期发现高血压关键1.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