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致残致死性疾病,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中风,一旦中风,轻则偏瘫,重则死亡,一人得病,全家受累。在中国,中风是第一大死亡原因,而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中国一些偏远地区有人一辈子都没有量过血压,尤其是北方地区,家里中风的人特别多,高血压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症状,一旦得了脑血管病,就是致命和致残性的后果。实际上,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血压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所以中风的预防首要就是血压的管理。
01
高血压的高发人群是哪些?1.父母患有高血压者。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同一个家庭中出现多个高血压患者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有遗传基因存在;
2.摄入食盐较多者。食盐摄入量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这是因为高钠可使血压升高,降低钠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合理的钠钾摄入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
3.摄入动物脂肪较多者。动物脂肪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是有害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摄食动物脂肪多的人比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鱼油的人易患高血压;
4.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与饮酒量呈正比。相关研究表明,即使对少量饮酒的人而言,减少酒精摄入量也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5.长期精神紧张者。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精神紧张包括焦虑、担忧、心理压力紧张、愤怒、恐慌或恐惧等不良情绪,如再缺乏体育锻炼,如司机、售票员、会计等则更易患高血压;
6.吸烟、肥胖者。此类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非常高。
02
治疗高血压的方式有哪些?一旦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就要进行积极治疗。目前药物治疗分中医、西医两种方法。中医虽没有高血压的病名,但眩晕、头痛、水肿等都与高血压有一定关系。最早的记载在《黄帝内经》,中医对高血压的病因概括为风、火、痰、虚、瘀。虽然肝风内动是较为多见的原因,但我们强调的是个体化治疗,辨证施治,以平肝息风、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等治疗为主。因此,中医对血压的管理,应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未病先防:平时多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
2.既病防变:可尝试服用我科调制的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预防其演变为中风;
3.已变防衰:保护心脏、肾脏等,以辨证施治为主。
另外,针灸是我科的特色,我科和天医院合作开展针灸治疗高血压取得较好疗效。
03
西药的用药原则:1.小剂量开始,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2.优先应用长效制剂,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3.联合用药,可以降压机制互补、降压疗效叠加,减轻不良反应;
4.个体化用药,患者的体质各有差异,产生高血压的机制不同,应根据患者情况量身定制适宜的降压方案。
作者简介
施晓瑜,主任医师,长治医院脑病科二病区主任。毕业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兼康复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精英人才人选,山西省针灸学会理事,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女医师协会长治分会常务委员,长治市针灸学会副会长。曾赴中国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基础理论扎实,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擅长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脑出血、面瘫、帕金森、周期性麻痹等相关疾病。医院、天津中医院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相关医学论文10余篇。长治医院
脑病科二病区:-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