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五种用药错误习惯,
有你吗?
你知道在中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是什么吗?
高血压?糖尿病?还是心脏病?
是高血压!!!
据资料显示,差不多每四个成年人当中,就会有一个高血压!!!
而且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有降低的趋势,很多年轻人也换上了高血压。
其实很多人都了解,高血压并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这么简单,它会引发很多其他的并发症,例如心衰、肾衰等等,严重时甚至会夺取人的性命,因此,对于高血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而言,第一要务是控制好血压,将血压降到正常的范围内。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只有血压稳定,才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对于用药方面,大家就众说纷纭了,听到最多的就是“是药三分毒”,又或者是“我目前血压是很高,但是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感觉,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视我的血压,那我就不需要再吃降压药了嘛,毕竟是药三分毒嘛”,“药对身体的伤害可是很大的!”
上面的情况是不是也有你一份?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高血压的用药问题。
一、没有症状我就不吃药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痛、失眠等,但是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并不代表所有的患者都会有,临床上不少患者即使血压比较高,也没有明显症状。
一些患者觉得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吃药,这种做法对健康有很大危害,如果没有严格依照医嘱服药,血压控制不好,等到真正出现问题再吃药就来不及了。
二、血压下降就停药
这也是很多患者的问题,“吃了高血压药物我的血压就降下来了,少吃一顿药血压升回来了,长期以往我就会对药物产生依赖”。
不少患者害怕对降压药物形成依赖,所以在服用降压药时吃吃停停,一旦血压下降,就擅自停止服药,当血压升高时再吃药。
这种做法不仅不能稳定地控制血压,长期如此,会容易导致血压的急剧反弹,会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三、开始时不用疗效好的药物
不少患者听到高血压要长期用药,就会发扬自身“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先用疗效差的药,再用好的药物,这样子疗效最好了。害怕用了好药之后,再用其他药物就没有效果了。
事实上,高血压一开始可以用最好的药物治疗,好的降压药可以更好地帮助控制血压,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也比较小,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脑血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者对此不必有忧虑,医生建议用什么好药咱就用,可以放心地使用好药。
四、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不少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十分重视,这其实是好事,但是会有些患者希望血压可以降得越低越好,于是开始大量服用降压药。
殊不知,降压药服用过量,可导致低血压的发生,过低的血压可影响身体器官的正常工作,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小编在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服用,不可擅自减少或增加药量。
五、害怕降压药的副作用
不少患者由于害怕降压药有副作用,在吃药时会刻意控制药物的用量,“医生开出的用量,我减少一部分,应该也可以达到降压的效果”。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导致病情加重。
目前所使用的降压药副作用都很低,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药物的剂量,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
而如果刻意减少药量,只会造成病情不稳定,诱发并发症的发生,这一危害相比起药物造成的轻微副作用可是要大多了,相当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对待疾病的治疗上,一定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在药物的使用方面,一定要听从医嘱。根据医生的嘱咐规律用药,不能盲目停药或增加、减少药量,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血压得到更好的控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用药期间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的,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