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在≥80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有特殊之处,其诊断、评估和治疗也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应该重视群体特征并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中国老年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90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指南》规定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
●年龄≥65岁,血压≥/90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90mmHg。
●年龄≥80岁,血压≥/90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应将血压降至/90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将血压降至/90mmHg。
●对于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则血压≥/90mmHg才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mmHg,但尽量不低于mmHg。
《指南》指出,降压治疗应遵循小剂量、长效、联合、适度、个体化这五个原则,同时应结合老年人多病共存、异常血压波动等特点,强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需全面、整体地评估心血管危险;还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