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发病原因 > 原因表现 > 高血压,可不是中老年人的ldquo专

高血压,可不是中老年人的ldquo专

发布时间:2021-10-6 12:52:08   点击数: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02/5972929.html

临床医生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大夫,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高血压?”

殊不知,现如今高血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有年轻化趋势!

高血压患病率,虽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但青年高血压亦应引起重视。

据中国高血压调查显示,—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27.9%,18~24岁、25~34岁、35~44岁的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0%、6.1%和15.0%。在轻度(1级)高血压人群中,青年(18~44岁)高血压占比高达74.3%。

什么是高血压?

  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SBP≥mmHg和(或)DBP≥90mmHg。SBP≥mmHg和DBP<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ABPM)诊断标准:平均SBP/DBP24h≥/80mmHg:白天(清醒)≥/85mmHg;夜间≥/70mmHg。

家庭血压监测(HBPM)诊断标准:≥/85mmHg,与诊室血压的/90mmHg相对应。

高血压水平分类

根据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见下表:

高血压风险分层

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见下表:

我国人群高血压特点

我国高血压人群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患病率高(27.9%),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偏低,分别只有51.6%、45.8%和16.8%。从南到北,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间存在差异。存在年轻化趋势,青年高血压在轻度高血压中占比高达74.3%。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式等。

高钠低钾饮食。我国居民平均盐摄入量为10.5g/天,较推荐摄入量高75%。

超重和肥胖。我国35~64岁人群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的1.28倍。其中,内脏型肥胖,高血压发病风险更高。

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41~60g/天,女性21~40g/天)和有害饮酒(男性60g/天以上,女性40g/天以上)。

长期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包括焦虑、担忧、心理压力、愤怒、恐慌等。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研究显示,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5倍。

体力活动不足。运动可改善血压水平,缺乏运动是增加高血压风险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及环境污染等。

高血压的危害

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有研究显示,诊室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SBP每升高20mmHg或DBP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倍增。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动脉疾病等。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是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原因。

长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与高血压-心房颤动-脑栓塞,这两条重要的事件链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高血压治疗

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

根本目标: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风险是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

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患者可进一步降至</80mmHg。

降压策略: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

生活方式干预

你的优秀就在于,你改变了可改变的,别人却没有!

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

低盐富钾、合理膳食

生活已经很“咸”,菜里何必再多放盐!

减少钠盐摄入和(或)增加钾摄入可有效降低血压及高血压发病风险。减少钠盐摄入措施:①减少烹调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包括味精、酱油);②避免或减少含钠盐量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各类炒货和腌制品;③建议在烹调时尽可能使用定量盐勺,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合理膳食可降低人群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和有进展为高血压风险的正常血压者,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拉低的不只是颜值,动起来更美!

高血压患者,除日常活动外,建议每周5~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运动形式可采取有氧、阻抗和伸展等。

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BMI:18.5~23.9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和行为干预。树立节食意识,制定用餐计划,在膳食平衡基础上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和酒类等)摄入,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提倡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减少久坐时间。减重应长期坚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6个月~1年体重减少初始体重的5%~10%为宜。

戒烟限酒、愉悦心情

点的是烟,抽的是寂寞;倒的是酒,喝的是心情!

抽烟、过量饮酒皆为不健康生活行为,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益处肯定、好处多,医生应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必要时可使用戒烟药物对抗戒断症状。

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白酒、啤酒、葡萄酒,杯杯醉人,每日摄入量分别少于50ml、ml、ml。

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主要源于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及病态心理。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自我压力管理,进行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保持心理平衡、心情舒畅、缓解精神紧张可有效控制血压升高。

药物治疗

应用基本原则:起始有效小剂量,优先选用长效制剂,多药联合,个体化治疗。

临床常用药物:常用的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每一类药物特点、适用人群及使用方法等具体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接受医生指导,勿自行选用。

高血压,被世界高血压联盟(WHL)称为“无声的杀手”!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管理好血压,从现在开始……

THE

END

健康引领未来

技术服务你我

欢迎投稿

gjjst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uimenye.com/yybx/785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