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超过20%,全大约3.3亿高血压患者,且继续增长趋势。高血压造成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尿毒症等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我国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了。
关于高血压的治疗很多朋友存在很多的误区,对这种最常见的疾病认知不足,因此,有必要和大家讲一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以及治疗上存在的误区。
治疗原则:
1、必须终生服药,尽早服药
高血压是不能治愈的疾病,很少有人高血压经过治疗后能够痊愈,除非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高血压。因此,必须长期坚持治疗,每天都要服药,不能吃吃停停。另外,高血压一旦明确诊断,除了生活方式调整之外,如果调整不能达标,一定要早期服药,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效果好
我们治疗的目的是血压达标,预防并发症发生,但就目前来看,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单一一种药物很难达标,加大药物剂量作用有限,必须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有以下好处:起到协同作用,达到“1+12”的作用;联合用药可以中和药物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副作用明显比单一用药要小很多。
3、药物选择要因人而异
其实降压药作用都不错,但为什么这种药在别人身上效果好,到你的身上就很差,原因就是这个药物不适合你。因此,选药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个体化的选择,才能选择适合你的药。不能看到邻居吃的效果好,自己也去买着吃,很可能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4、到底什么样的血压才需要治疗
我们的原则,就是年龄小于60岁时,只要大于/90mmHg,就建议服药治疗,年龄大于60岁时,血压大于/90mmHg,才开始治疗。如果能耐受,最好降到/90mmHg以下。
高血压的患者,常常存在这样的误区:
误区一:没症状不要治疗
这是很多人都有的误区,经常听他们说,我虽然了,但没症状,头也不昏,没必要治疗。这是大错特错的。没症状其实更危险,别人一旦血压升高就有感觉,就知道自己的血压高了,然后比较小心,对于没症状的人,没有预警作用,血压很高,有可能出现危险。血压高对心、脑、肾的影响是时刻进行的,逐渐加重,因此只有早日控制好,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误区二: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减药或停药
这种想法的人也很多。血压正常那是药物治疗的结果,说明你的选药效果好。因为高血压是不可治愈的病,必须每天坚持服药,一旦停药,血压就会反弹,并且可能会升的更高,造成危险。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减药甚至停药呢?当你的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说明降压效果刚好;如果在/80mmHg以下,说明降压很理想,但不能停药;/70mmHg以下,你可以适当减少用药量,但必须多测血压,一旦升高,再把药吃回来。
误区三:长期吃一种药副作用太大,要经常换着吃
很多人认为长期吃一种药副作用太大,用药要经常换着吃。其实没必要,因为副作用一般在用药初期就表现出来了,你如果没有副作用,那基本就不会再有。所以即使长期吃药,其血压控制好获得的好处,远远超过药物的副作用,经常注意检查就可以了。
最后和大家讲一下,高血压的治疗一定要注意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就是生活方式的调整。注意睡眠、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多运动锻炼等,对血压的降低都很有益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