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8日是第23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
以促进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为重点,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居民高血压防治意识和提高我辖区居民身体健康水平。
年轻并不代表健康,现如今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也已成为高血压门诊的“常客”,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发病率正在趋于年轻化。近年来,我国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数量飞快增加,4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已接近40%。所以,中青年人群患高血压,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越来越多!
在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病率为27.9%,也就是说每4个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因此,知晓自己的血压情况,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对于自身健康管理意义重大。
家庭自测是知晓血压的最好方法
家庭血压监测不仅仅是高血压患者需要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包括那些自认为血压尚处于正常范围的人。“血压正常”者通过每年1~2次血压测量,可以发现血压问题,从而对可能出现的高血压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是明确的其他疾病,比如慢性肾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而占90%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参与形成的,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一般父母都是高血压患者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高于父母不是高血压患者的人。但相较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更重要。所谓的环境因素是指我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很多日常生活习惯都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高盐饮食、新鲜蔬果吃太少、精粮吃太多、粗粮吃得少、体重超标、腰围超标、饮酒、吸烟、体力活动不足、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等。
高血压对心脏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损伤心脏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高血压发生后,由于动脉内压力高,心脏为了把血射入周围动脉,承受的压力增大。如果不想方设法帮助心脏“减负”,心脏只能自己“强壮”起来,就像举重运动员的手臂比一般人粗壮一样,长期负重的心脏会变大变厚,同时超负荷的工作会使心脏逐渐疲劳,出现心力衰竭,这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另外,高血压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进因素。长期处在高压血流冲刷下,血流对血管壁的猛烈冲击会损伤血管内膜,血管内皮损伤后,血液中的脂质更加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导致其狭窄或阻塞,还会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猝死。
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3个高血压日,今年宣传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以促进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为重点,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