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得了脑梗死,急救时还要升高血压?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大脑动脉血栓形成而引起的。
血栓使动脉管腔持续性发生狭窄、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
脑血栓是导致脑梗死的主因,此外,其他部位栓子到达脑部发生栓塞而引起的脑栓塞,亦属缺血性中风范畴。高血压是动脉血栓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脑梗死的症状有偏瘫、偏麻、偏身感觉障碍(俗称“三偏症状”)、失语等,这些症状有突发性的,也有缓慢发生的。通过CT检查、MRI检查和血管造影等,可查明引发梗死的部位和脑的状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亦属于脑卒中范畴,发作时的症状有短时间发生偏瘫、单侧肢体麻痹、失语、感觉障碍等。原因是短暂性供血不足,这是脑梗死的预兆,不可以轻视,医院就诊。因脑梗死后坏死脑组织不能恢复,多数患者留有后遗症。
1、当家人发生脑血栓时,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和呼吸道的清洁、畅通措施,加强排便和排尿的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
2、发病24~48小时后仍不能独立进食者,应经鼻腔插入胃管鼻饲流质饮食。
3、治疗应特别注意控制血压,要使其维持在患病前的水平。使用降压剂,但应预防血压过低导致的脑血流灌注量急剧减少,使病情恶化。
4、必要时可加强补液或给予适当药物升高血压。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是急性期治疗的另一项重要措施。
5、血液稀释疗法是当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因为脑血流和血液黏稠度密切相关,而血液黏稠度又和红细胞浓度有关,血液稀释是通过移走红细胞以减低血液黏度,但不减低组织氧和葡萄糖的利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2~4万)以普通速度每日静脉点滴毫升及其他液体0毫升,持续7~14天。
高血压是冠心病或发生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向心肌输送氧和营养的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腔变窄,血管收缩异常,可导致供血不足。
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常在活动、劳累或情绪波动、血压波动增高时发生。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心脏负担也增大,容易发心绞痛。
高血压的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