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以分为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两类
其造成的肾脏病变也各具有特征。
原发性高血压造成良性肾小动脉硬化与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二类不同的病情。
在我国绝大多数临床所见的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主要为良性肾小动脉肾硬化,也称之高血压肾损害。由其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如今在发达国家仅次于糖尿病位居于第二位。
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的发生与高血压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一般原发性高血压持续5年-10年后,可出现轻至中度肾小动脉硬化,逐渐出现肾小管及功能改变。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与原发性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在临床上有时很难鉴别.
通常,根据临床先出现尿检异常,而后再出现高血压者,要考虑原发性肾脏疾病伴发高血压;若先出现高血压之后再出现尿检异常,则以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病损害的可能性大。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最初以肾间质损害为主(蛋白尿1.5g/24h);而原发性肾脏疾病伴发高血压却大多以肾小球病变为主。
恶性高血压是以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mmHg),尽管恶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低,但因病情危重而倍受重视。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的病情凶险,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可高达84%-%。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经常与高血压的其他脏器损害表现并存。早期症状为头疼、视野模糊、心衰、及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神志障碍、昏迷。肾功能恶化血肌酐迅速升高、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控制血压与保护肾脏
无论是高血压性肾损害还是肾实质性疾病并发的高血压,高血压的持续存在可以加速肾实质性疾病肾功能进展恶化。目前,高血压以被认为是加速肾功能恶化的第1位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治疗,降血压长期控制稳定的正常范围,无疑是治疗的核心。利尿剂及钙拮抗剂往往仍是降低外周血压的重要药物,在高血压的早期即进行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对于中止高血压与肾脏病损害之间的恶性循环,降低心血管、脑血管并发症和恶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至关重要。希望广大高血压患者积极的重视起来,有效降压,积极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