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患病后1个月内的死亡率高达35%~52%。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少数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脑出血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很大程度上和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以下是容易诱发脑出血的5个最常见不良习惯,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防范。
酗酒
大量饮酒可导致高血压,并且影响凝血功能,这些都将增加脑出血的可能。排除其他因素,酗酒者脑出血的死亡风险是其他人的2倍。研究发现,每天饮酒3次或更多的人,发生脑出血的年龄会提前,平均发病年龄是60岁,而没酒瘾的人是74岁。一旦发病,酗酒者治疗结果也相对较差。
大量吸烟
酗酒者通常也是烟民,烟和酒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吸烟越多,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就越大。排除吃盐过多、体重大、家族糖尿病史等因素,每天抽烟超过20支的人,发生脑出血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2.84倍。戒烟至少5年以上,才可使脑出血危险降低59%。每天抽烟超过1包的烟民戒烟后,其脑出血风险仍然是非吸烟者的2.3倍。
爱激动
曾有一位老年女性病人,就是在打麻将时情绪激动导致了脑出血。因此调整情绪,保持乐观开朗,避免大喜大悲大怒尤为重要。尤其是血压长期控制不佳的人,如存在暴怒等情绪变化、剧烈活动、便秘等诱因,非常容易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
熬夜
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如果生活不规律,作息混乱,特别是经常熬夜,容易使自身代谢紊乱,引发脑出血。因此,老年人要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
高血压病人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定量、长期服药治疗。有些病人不按医嘱服药,自行增减药物种类和药量,结果使血压波动幅度过大,造成动脉反复痉挛,引起脑组织出血、水肿,形成夹层动脉瘤,诱发脑出血。
健康与财富交流平台聚集了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的爱好者,如果你也对中医养生保健或者中医文化有兴趣,欢迎你白癜风治疗多少钱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