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国高血压患者基于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药物基因组学检查和管理项目启医院顺利举办。医院孙宁玲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炎炜博士、药物基因组学课题组谭琪教授,普洱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伟,医院领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共计余人参加启动会。
会上,医院院长陈伟指出,高血压是遗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中国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国高血压的控制率目前仅为16.7%,医院血压控制率不足35%。在高血压患者中降压药物疗效、代谢速率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与药物基因组学存在紧密联系。中国高血压患者基于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药物基因组学检查和管理项目在医院落地和开展,医院血压控制率的提升。该项目秉承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基层建设为重点,通过强化合理用药、慢病管理和心血管大病预防,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精准用药与慢病防治的创新服务体系,有利于普洱市的临床诊疗向精准医学模式转化。医院将尽最大努力配合课题组各位专家,通过临床实践和科研合作,使课题取得成效,最终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培训体系,将大量临床案例和专家经验处方,通过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惠及每一名基层医生,为广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随后,医院孙宁玲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炎炜教授、医院心内科邹景阳主任分别以《基于药物基因组技术的精准血压管理》《药物基因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基因组学检查和管理项目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案》为题开展学术讲座。
据悉,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高血压为例,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超过3亿人,成人患病率高达25.2%,呈现出“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三低现状,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药物治疗作为高血压治疗必不可缺的手段,如何平衡疗效及不良反应,使血压达标,已成为国内重要研究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联合中科院药物基因组学专家团队与北京益序医疗共同发起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精准血压管理”项目,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立项,在国家级伦理审核中医院通过了医学伦理审批(项目编号:BM),已在全国近30个城市组织实施。
医院院长陈伟医院副院长杨海慧主持医院孙宁玲教授讲解《基于药物基因组技术的精准血压管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炎炜教授讲解《药物基因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医院心内科邹景阳主任讲解《基因组学检查和管理项目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案》文:心血管内科奚文杰图:宣传统战部
编审:曾峥邱继才查明责编:李晓玲
监审:李玉琼
投稿邮箱:pesrmyyx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