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发病原因 > 原因办法 > SPC助力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

SPC助力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

发布时间:2017-12-15 13:50:38   点击数:

编者按: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已将近3亿!但高血压达标(控制率)一直未见明显改善,仅不足30%。借鉴欧美国家经验,重视联合治疗有助于提升血压控制率,尤其是单片复方制剂(SPC)作为联合治疗的新趋势功不可没。为进一步探讨我国高血压控制策略,特别是SPC降压药物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的临床实践应用问题,河南专家讨论会于11月8日在郑州隆重召开。医院高传玉教授担任主席,医院赵占正教授和河南中医院关怀敏教授发表精彩演讲。现将精华内容摘录如下,与读者分享。

中国高血压进展与管理模式

中国高血压管理形势严峻,血压控制率亟需提升

医院医院院长赵占正教授介绍,我国高血压管理形势依然严峻。最新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约三分之一(32.5%)患有高血压,而诊断率仅30.5%,治疗率不足一半(46.4%);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控制率为29.6%,整体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率低于5%(图1),即使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血压达标率也仅13.0%。此外,该研究还发现,约三分之一的心血管死亡归因于高血压[1]。

图1.我国高血压患者治疗达标率及整体达标率均很低

欧美经验提示应加强联合治疗,SPC是优选联合方案

反观欧美国家,血压控制状况较好,整体血压达标率在30%~50%,经治疗达标率在40%~70%。深究中西方血压管理差异的原因,目前证据显示可能与随访力度和联合治疗比例相关。联合治疗比例提升是~年美国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英国健康调查(HSE)数据的研究亦证实这一观点[2]。

治疗依从性在高血压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单片复方制剂(SPC)简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依从性,已成为联合治疗的新趋势,也是多项国际高血压指南均一致推荐的优选联合方案。随着一批优秀SPC降压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相信我国高血压联合治疗也将得以进一步优化。

赵教授最后总结,我国血压管理可通过强化健康教育、促进诊断治疗、优选联合方案、提升患者依从性、合理选用SPC等多方面措施着手,以缩短中西差距,改善血压管理。

新研究,新思考——符合我国高血压管理现状的优选SPC

基于最新荟萃分析结果,ARB联合CCB的单片复方制剂可作为我国不达标患者的优选方案

河南中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关怀敏教授从最近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出发,探讨了我国联合降压策略。年在JHumHypertens杂志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旨在评估高剂量钙拮抗剂(CCB)单药与标准剂量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CCB的降压疗效与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准确的证据。该荟萃分析共纳入13项研究、例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标准剂量ARB+CCB比高剂量CCB可更多降低血压2.5/2.1mmHg,显著提升血压控制率17%,且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降低16%,尤其是水肿发生风险下降69%。该荟萃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使用标准剂量ARB/CCB联合优于高剂量CCB单药治疗,在获得更好血压控制的同时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3]。

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仍有43.9%采用单药治疗,其中一半以上为CCB单药治疗,结合上文所述的血压达标率情况,我国存在大量CCB单药治疗不达标的患者。我国高血压指南明确推荐,对于单药治疗不达标者可直接换用两药联合治疗。ARB与CCB机制互补,联合应用可干预多种发病机制,协同降压效果更强,是联合治疗的优化组合。

热点话题讨论

高传玉教授主持会议

精彩的主题演讲后,在医院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主持下,河南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张翥教授、河南中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关怀敏教授、医院老年科主任黄改荣教授、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刘敏教授以及医院医院院长赵占正教授分别对高血压管理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并得出如下一致意见:

影响我国高血压患者达标的主要原因:知晓率低,提示仍需加强高血压的宣传;医生和患者对达标值的认知不足,很大比例不达标患者收缩压在~mmHg之间;我国起始联合治疗或单片复方制剂的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如何开始初始降压方案:用药原则为足量、联合、长效、个体。初始联合治疗成为新趋势,不同机制降压药物(例如ARB+CCB)联合应用较单药加量可为患者带来更大益处。

血压的长期管理与严格达标:血压达标是硬道理,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90mmHg是硬指标。选择长期应用疗效好、安全性佳、依从性高的药物是实现长期达标的关键因素。

更适合国情的血压管理方案:我国高血压人群达标率低,中高危患者多,ARB+CCB单片复方制剂简化治疗方案,提高依从性,助力血压达标。

专家们积极发言,热烈讨论,纷纷为我国高血压管理建言献策,并一致认为ARB/CCB单片复方制剂有效、安全、便捷、经济,是中国高血压管理的优选SPC,应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应用,以使更多患者受益。

心内科专家观点:从医患药入手,提高血压达标率

在专家讨论会现场,《国际循环》特别邀请河南中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关怀敏教授、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刘敏教授,从心内科角度分析了影响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因素,并对提高血压达标率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由左至右:关怀敏教授、刘敏教授)

《国际循环》:根据您的经验,请问影响血压达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关怀敏教授:我认为影响血压达标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对疾病认知率较低,重视程度不够;②经济问题: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高血脂、高血糖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支出较大;③患者对高血压的耐受存在个体差异,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患者更易被忽视;④非心血管专科医生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⑤降压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需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是多因素致病,联合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有利于更全面纠正发病机制,ARB+CCB的单片复方制剂使用简便,降压有效安全,有助于血压达标。总体来说,应从患者、医生和药物三个方面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

《国际循环》:您认为可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血压达标率?

刘敏教授:从心血管专科角度来看,要想提高血压达标率我建议应分三步走:第一,提高知晓率,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患病;第二,提高治疗率,即使是已知晓高血压的患者,也有很多人因不了解疾病危害等各种原因而拒绝接受治疗;第三,提高控制率,对于已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提高对降压达标理念的重视。我认为应加强全民健康普及教育的程度,在社区、家庭积极开展血压测量活动,合理用药以提高依从性,从多方面着手来提高血压达标率。

参考文献

1.LewingtonS,etal.JAMAInternMed.Apr1;(4):-32.

2.FalaschettiE,etal.Lancet.May31;():-9.

3.THe,etal.JournalofHumanHypertension.(),1-10.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MCC批号EXF有效期-11-24,过期资料,视同作废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北方乌发口服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uimenye.com/yybf/138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