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晓红
图
网络
一个近60岁的女性患者因高血压、糖尿病、亚急性脑梗死前来就诊。
因梗死部位不太重要,所以并没有遗留后遗症。但患者就诊的目的很执着:我就是想知道我为什么得了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其实到现在也说不那么清楚。翻开教科书,书上说“高血压的病因是多因素,尤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遗传和环境因素具体通过何种途径升高血压,至今尚无完整统一认识。
这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精神应激、吸烟等。还有其他因素如:体重、药物、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用大白话说就是:高血压的原因不清楚,影响因素很多,每个人和每个人发病原因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阶段血压高的原因也不一定一样。
当然这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查到原因的。通常情况下,年轻人高血压继发性的可能性大一些。还有就是已经足量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降压药,血压依然控制不住的人要考虑有继发因素的筛查。
这位患者在当地已经进行了相关继发因素的筛查,并未发现继发因素,包括肾上腺CT,血钾,肾脏彩超等检查,可以说基本排除了继发因素。
目前血压控制尚可,虽然已经口服降糖药,但不控制饮食,空腹血糖也控制得不好,没有监测过餐后2小时血糖。
控制高血压应齐抓共管
糖尿病与高血压是伴发疾病,且互相促进。所以想要控制血压必须同时控制血糖,控制血糖首先要控制饮食并进行监测,再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降糖策略的调整。不控制血糖单纯降压是不正确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其实,高血压也是代谢性疾病,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多代谢紊乱,致使心脑血管病发病提前5年。
过度执着于寻找高血压原因,做过度检查,不如多代谢紊乱齐抓共管,尽早使血压血糖血脂达标更有利于健康,尤其是对那些生活方式有明显问题的人群来说。
临床上有很多这样的患者,更愿意寻找外在原因,而不愿意切切实实从自身管理做起,这样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End
原创文章转载需告知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
请把它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吧!
听健康心知识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欢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