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来说,高血压的危险更大。
医院内二科主任梁海英表示,高血压不单是个数值,它是一个疾病,而且还是一个慢性病,对心脑血管有很大影响,所以应该很好的控制它,让它平稳,“高血压指南要求,血压达标并平稳,这四个字很重要,要求我们日常不但要控制数值,还要控制它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样才能延缓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年龄的增长,血管健康状况不佳,都会对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的血压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每个人自身体质不同,所以老年人在调控高血压的时候需要个体化治疗。“比如高龄老人同时有冠心病的患者,我们要注意他的舒张压不能太低,应该≥65-70mmHg,以保证冠脉的灌注压,保证心肌的供血。再者高龄老人伴有脑卒中的,血压不能降的太快或太低,影响脑的灌注,如果同时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本身血压耐受的更好,可以适当往下降一降,但也不能降的太低。总而言之,我们要个体化治疗,根据高龄老人的体质、体能和虚弱程度来确定个体化方案。”
服用降压药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这样可以尽可能保证血压的平稳,以免因血压波动产生意外,但是降压药的种类很多,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选择降压药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因为高龄老人体质下降,药物代谢慢,建议选择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如钙阻滞剂,另外还有一些ACEI制剂、ARB类药物都可以。首先强调的一点是选择长效降压药,不要骤升骤降,否则对患者影响很大。”
季节更替会对血压产生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患者血压会比较平稳,这时会有患者有这样的疑问:血压平稳了是不是可以停药了?多种类的降压药是否可以交替服用呢?对此,梁主任建议,停药期间是一定的血药浓度在起的持续作用,如果放松警惕不再测量时,血压骤升并不知道,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病的并发症,所以还要坚持测血压,不要贸然停药。高血压指南要求,血压平稳达标6个月有望调整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还要提醒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高血压的“晨峰现象”及餐后低血压的出现,当出现头晕等不适感时,应及时测量血压。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自备电子血压计,做好测量记录,还要做好生活方式的调节,“生活方式不光指饮食作息,情绪稳定更重要。饮食要清淡,定期规律服药,控制情绪稳定,保持乐观平常心态。”
媒体:都市养生堂
编辑:小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