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慢性病防控与健康
高血压发生以后,积极做好高血压的治疗工作很关键。高血压是怎么一回事,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清楚,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患上高血压后,患者由于血压攀升,这很容易给患者健康带来伤害。因为,患者为了自身健康着想,一定要做好高血压的治疗工作,早日摆脱高血压的困扰。专家指出,高血压患者治疗时,一定要远离高血压治疗四误区。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1、高血压患者要警惕用药不当。一般说来,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发病的病因和情况不同,治疗也是有一些差别的,目前来说,治疗高血压药物种类比较多,机制也比较复杂,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对待每一名高血压患者。因此,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病因、症状不同,继而对症下药,对高血压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治疗误区2、高血压患者容易忽视生活调理,未消除诱因。临床上,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让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不能依靠药物治疗,必须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的诱因,比如,高血压患者生活没有规律,过度的疲劳,睡眠不足,饮食中食盐量过高,吸烟,嗜酒等,如果不消除这些因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是很难康复的。高血压的治疗误区3、高血压患者如果没有将原发疾病治好,就采取单纯的降压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因此,这一类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重点注意高血压的治疗误区4、高血压患者不按照医生的要求去服用。临床上,不少高血压患者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忘记服药或者是不按时服药,服药不定时定量,随意增减药物的剂量,有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一段时间之后,自觉症状减轻或者是消失,就私自停止服药,这样做对高血压患者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高血压发生以后,患者的治疗工作一定要到位,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只有正确的进行高血压的治疗,患者才能有效降压,减少高血压给患者带来的伤害,继而让患者摆脱高血压的困扰。
忘记吃降压药了怎么办?长效降压药由于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病人漏服几率较小。长效降压药半衰期一般较长,在服药后的48小时甚至72小时内,血液中的药物还能维持一定的浓度,即使连续两三天漏服,血压也可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一般不必加服。
但是,如果漏服时间超过72小时并且血压升幅较大,则应加服一次短效降压药,之后按正常周期服药即可。而短效降压药漏服后,往往会造成血压升高。在白天,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容易使血压波动较大,应该补上漏服的药物。而且,若漏服时间大于两间隔的1/2,须立即补服,并适当推迟下次服药的时间。在夜间,人体活动趋于缓慢,血压也较为平稳,漏服后不一定要补服。
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诱发中风、心肌梗塞等各种危险的并发症,所以人们要及时掌握高血压的危险信号,及早控制血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常见并发症:
1记忆力减退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肢体麻木、乏力等。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的沉闷感或不适感。此外,长期高血压引起脑供血不足,也是引起高血压患者头晕的原因,而经常头晕会使患者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
2肢体麻木高血压发病后会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出现如蚊行感、项背肌肉紧张、酸痛,少数高血压患者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
3胸闷、心悸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表现,这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导致左心室扩张、心肌肥厚,加重了心脏负担,进而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高血压患者由于脑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还会出现易激动、失眠、心悸、烦躁等症状,此外,高血压患者肢体供血不足或全身小动脉痉挛时,会引起颈背肌肉酸痛、紧张,肢体麻木等症状。
高血压需要坚持治疗,一旦中间没按时服药,则可能出现反跳现象,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等一系列比较危险的并发症,所以一定要按时服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