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发病原因 > 原因作用 > 如何做好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送你八大法宝

如何做好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送你八大法宝

发布时间:2022-6-14 11:14:32   点击数:

社区综合干预管理,高血压患者的护身符。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近50%,是我国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已成为21世纪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杀手之一。

高血压病因十分复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其重要的也是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果患者缺乏高血压疾病相关的认知,就会导致其遵医行为差,血压控制不理想。社区综合干预管理通过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然而“战胜高血压”离不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工作。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分享八个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管理手段。

1.定期随访管理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高血压患者管理规范的标准要求,定期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随访管理,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生活方式评估、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等,并根据随访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组织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国家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的一项,其形式方法多样,组织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邀请病人和家属一起参加;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防治知识手册、处方;医院专家坐诊、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门诊健康咨询;成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给患者提供相互交流的信息平台。同时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随访体检发现影响患者血压控制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指导。

3.家庭干预

家庭生活方式和高血压患病及血压控制密不可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受家庭支持状况直接影响,通过调查分析评价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对其家庭成员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指导家庭成员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规则服药的有关知识及血压监测技能,以保证高质量家庭支持的提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4.生活方式干预

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最重要的可改变危险因素。调查中发现,高血压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无自我保健意识、对不良生活方式危害一无所知,特别是学历水平低者。

因此,向患者详细讲解良好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并指导其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60min,运动后心率达到(-年龄)次/min,轻微出汗即可。体重指数超重肥胖者要指导有效减重,力争体重指数在18.5~23.9kg/m2。戒烟限酒,吸烟者鼓励戒烟或减少吸烟量,少于5支/d,劝导戒酒,建议饮酒者每日白酒不超过25g。

5.饮食干预

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就是饮食干预,可良好控制血压、预防或延缓并发症。通过改善营养和膳食,控制血压[2]。控制饮食做到“四高、三低、两戒”,即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同时要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有烟酒嗜好者戒烟戒酒。饮食清淡易消化,以谷物为主,增加新鲜蔬菜水果、鱼类、豆制品。钠盐摄入一般每日5g以下为宜,适当补充钾和钙盐,忌浓茶、咖啡。

6.药物干预

(1)药物治疗宜从单一药物、小剂量开始,选择有效剂量小、副作用少的降压药,根据血压监测逐步调整剂量。

(2)为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血压24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宜选择长效降压药(降压谷峰比值50%)。

(3)建议联合应用降压药,可提高降压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选择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降压。

(4)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分级及危险分层,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通过综合分析患者不同的影响因素,因人而异实施全面综合干预管理。

7.心理干预

长期的精神压力、紧张抑郁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指导患者心胸开阔,避免紧张、急躁等不良情绪,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

8.血压监测记录

自我监测血压可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促使患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uimenye.com/yyzy/859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