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一问医答
据~年监测数据估计,我国约2.9亿人患高血压,目前我国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年一项针对西南五省的调查表明,30岁以上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仅有43.7%。那么,你了解高血压吗?
一、什么是高血压?
有些高血压患者误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随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应的越高,这个认识是错误的。
对于成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一样的,与年龄无关。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测量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
它包含以下三种情况:①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90mmHg;②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90mmHg;③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90mmHg。
≥90mmHg。
二、哪些人易得高血压?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除此之外,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的精神压力、缺乏体力活动及遗传都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无论是想治疗高血压还是预防高血压,首先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包括:
①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6g(1啤酒瓶盖)
②减轻体重,控制BMI<24Kg/m2;规律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5~7次)
③戒烟限酒
④保持心理平衡
三、没有症状能不吃药吗?
实际上,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血压达到/mmHg而没有任何不适的高血压患者很常见,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不要等到出现心衰、肾衰、中风等严重脏器损害时才来就诊。
另外,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是需要终身服药的,也有部分高血压患者经过生活方式干预以后,降压药物可以逐渐减量、甚至停药,但这个药物调整需要听从医生建议,不可自我凭感觉停药,否则易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四、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血压降低过快,会使长期高血压已经适应高血压状态的人出现低灌注的情况,表现为头昏、乏力。这时应使血压下降得慢一些,推荐服药2~4周,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其次,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死亡风险。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年龄无关,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与年龄确实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人群血压目标值</90mmHg;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应降至/80mmHg以下;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的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
五、在家如何测血压?
目前电子血压计已经普及,操作简便,适合家庭自测,下面给大家几个正确测压要点:
①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
②血压计袖带下缘在肘窝上方2.5cm处,上臂中心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
③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一般是离心脏更远的右侧;
④人的血压每天处于波动状态,选择血压相对更高时测量,通常在上午6:00~10:00和下午4:00~6:00;
⑤血压计最好每年校定一次,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六、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根据不同证型,可选择对证的中药内服、针灸保健、代茶饮方和足浴方辅助降压:
①血压升高伴眩晕、头部胀痛或跳痛,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胁痛口苦、便秘溲黄者;可选择桑菊苦丁茶饮用、芍蔓汤泡脚。
②血压升高伴头重如蒙,头目不清,胸闷,恶心,嗜睡,身重困倦,时吐痰涎,手足麻木者;可选择山楂荷花露泡茶、二陈除湿汤泡脚。
③血压升高伴眩晕日久,头痛明显,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唇舌色黯者;可选用化瘀参七饮泡茶、艾叶红花泡脚。
以上内容仅简单为大家介绍了高血压相关小知识,以期让大家对高血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具体用药方法可来院咨询专科医生。
来源:界首市全民健康管理中心
-------------精彩回顾-------------
*新突破
我院口腔科成功开展全市首例“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共话新春,共谋发展”一一我院召开年退休职工新春座谈会
*“党建引领聚合力,砥砺奋进谋新篇”——医院召开支部书记述职报告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