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踵而来的健康纪念日
全国心脏病日
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作出承诺,成为一名心脏英雄”。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世界心脏病日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
全国高血压日
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旨在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今年的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
余药师
个人简介
从事专科药房病人管理工作多年,目前在神经、心脑血管科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慢性疾病健康管理经验,擅长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用药评估,疗效分析,不良反应处理。旨在通过合理用药,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师访谈
上药康德乐大药房
Q
余药师您好,又是接连两个心血管相关的健康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病情不断进展,最终会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是不容忽视的一种,高血压是怎么引起心脏病变的,从高血压到心脏病这个过程一般会经历大概多长时间呢?
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一般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每年上升幅度为2.08%。
高血压会引起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等心脏重构,导致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症状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有研究表明,左心室肥厚在中度高血压患者中占15%~20%,在重度高血压患者中占50%。
从高血压发展到心脏病的时间和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密切相关,积极治疗可有效干预高血压心脏重构的进程,甚至逆转心脏重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Q
高血压积极治疗肯定离不开降压药物的规律服用,并且需要终身用药。但遇到一些日常疾病,例如感冒了,降压药不能停,感冒药的选择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你这个问题十分关键。
首先,高血压确实需要长期规律用药才能控制到理想状态,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对多个器官的伤害,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例如上面提到的心脏病。
同时,由于高血压的确诊人群大多是老年人,遇到季节交替的时候发生感冒的几率比年轻人更好,但是在感冒药的选择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含“麻”感冒药,这类感冒药会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血管危险事件。
Q
含“麻”感冒药一般有哪些?可以具体举例说明一下,方便大家购买的时候避免吗?
含“麻”感冒药,是指含有麻黄碱或伪麻黄碱,可以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减轻黏膜肿胀,缓解流涕、鼻塞、打喷嚏等不适,因此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是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可特异性地与交感神经的α和β受体结合,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心绞痛发作,甚至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因此高血压患者不适合选择含有这两个成分的感冒药。
当然了,目前购买含“麻”成分的感冒药需要处方或身份证登记,例如白加黑(氨酚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日夜百服宁(氨酚伪麻美芬片(日片)/氨麻美敏片II(夜片)),减少了部分高血压患者的使用。
另外,抗感冒中成药购买时需要注意查看成分中是否有“麻黄”这一分成,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正是麻黄碱及伪麻黄碱。
像银黄清肺胶囊、麻杏止咳糖浆等名字中含有“麻/黄”的还比较好分辨,像连花清瘟胶囊、急支糖浆等就需要仔细查看成分了。
Q
上面说的都是高血压不建议吃的感冒药,那适合高血压患者吃的感冒药有哪些呢?有没有更多需要提醒大家的?
如果没有鼻塞症状,那么首选不含盐酸伪麻黄碱的感冒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西药类有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片)、快克、康必得、速效伤风胶囊等。
另外,中成药及中药如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清开灵口服液、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丸及抗病毒口服液等,是高血压病人比较安全的选择。
目前大部分感冒药都是复方制剂,往往含有多种成分,服用时要注意,含有同一种成分的感冒药避免同时服用,否则极易引起药物过量。例如康必得和感冒灵颗粒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引起肝脏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Q
今年高血压日的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有什么可以提醒大家的吗?
确实,现在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有下降的趋势,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很多人印象中,高血压是老年人“专属”疾病,因此根本不会在意。
针对今年的主题,有几个点想和大家分享:
1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